从孔子的”说话不算数”谈起

有子曰:“信近于义,言可复也;恭近于礼,远耻辱也;因不失其亲,亦可宗也。”

孔子经常提出要有信,但我们也不要忘记了论语中有一个大的前提,是中庸。

中庸就是需要做到极致,而何谓极致?我的理解是极致的事能长久有效。

樊登老师讲述《论语》的时候,提到了一个故事,孔子在面对强盗是答应了不报官换取了性命,但在安全后则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报官。他的回答是,答应别人的事情需能符合大义。否则最终将是无法承诺。

在我们日常工作中,很多矛盾可能是从最初的小小的”不合适“开始积累,这样的做事方式一旦加入了较长的时间维度后,往往会被证明无法长久有效。

但为什么当代人还是多为急功近利者?可能和越来越快的反馈机制有关系,大多数人在面对机会、现实利益诱惑时,不再把答应的事用是否符合于“义”来衡量了。